|
日前,越南總理阮晉勇和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雙方決定加強經濟與安全合作,攜手面對與中國的領土糾紛問題。法新社的報道指出,日越雙方已經同意促進彼此戰(zhàn)略伙伴關系,并協力在“區(qū)域和平與安全問題上發(fā)揮積極作用”。. b% K w/ R- \# y' g( ?) h, F
# c7 ?6 Q$ `: S. S
越南當地媒體刻意低調處理雙方會談的安全主題,但河內在領土問題上的對華強硬姿態(tài)仍然見諸報端,天鵝絨手套下的鐵手掌若隱若現。在1月1日生效的《越南海洋法》中,河內亦早已公然聲稱對中國的南沙和西沙群島擁有主權和管轄權。: S% N9 m. e! e0 J# s
+ N' G; a$ ~5 M! y) B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始,越南奉行對華軟平衡(soft balancing)政策。該政策不同于傳統的平衡、搭車和騎墻政策,以非正式同盟和秉持有限安全合作為主要特征,題中之意在于既采用搭車策略,深化與中國的經濟聯系,享受中國崛起的紅利,同時又積極發(fā)展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經濟、外交和非正式軍事關系,其中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東盟等是重點對象。
2 j* _& X: k$ A0 i# e: U% h
, p* D3 D% V+ J0 s6 m 值得關注的是,在對華軟平衡框架內,近年來為引入區(qū)外力量來牽制中國,力阻中國收復落在越南手中的領土,越南有意在軍事領域擴大與美國、日本和印度的合作,與其建立針對特定沖突的臨時性同盟關系。越南領導人實際上視美國為在東南亞制約中國的平衡者,計劃一旦與中國開戰(zhàn),就把美越合作升級為同盟關系。
) \& e0 s0 U2 l6 @1 s4 g9 I( X1 V |7 \) d
河內對華政策存在幾大硬傷。首先,非正式軍事同盟的弱點是難于應付棘手的突發(fā)軍事狀況和對手主導的速戰(zhàn)速決戰(zhàn)爭。非正式軍事同盟成功運作的前提是,一方在遭受軍事打擊之后仍然有力量組織防御,另一方則在完成必要的政治、法律和軍事程序后在戰(zhàn)爭中后期介入沖突,施加援手。越南面臨的嚴峻局面在于,如果解放軍發(fā)動閃電戰(zhàn),并見好就收,那么越南軍隊根本沒有把沖突演變成持久戰(zhàn)的機會,而決策過程緩慢的美國惟有望洋興嘆。: k& s: i7 q6 e* |' Q4 a6 ^
3 n3 r$ X: u/ ~% h7 @7 O8 Z4 Z 即使戰(zhàn)況走向解放軍愿望的反面,兩軍進入膠著狀態(tài),美國是否最終介入還存在一個大大的問號。只要中國堅持對美有效威懾,確保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那么華盛頓其實不敢貿然卷入中越爭執(zhí)。畢竟,美國不想在美元儲備和結算貨幣地位、大規(guī)模武器擴散、美國國債等領域徹底失去中國的支撐。縱使華盛頓決定參戰(zhàn),中國導彈部隊以逸待勞,鋒不可擋,那么美軍也斷不會占到便宜。
8 D' s4 V( `1 `, I1 z: j3 O( D
其次,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越南對華軟平衡政策的軍事與經濟目標相互沖突。北京的軍事行動必然伴隨經濟制裁。越南與中國存在密切的經濟交往,制裁將沉重打擊越南的經濟發(fā)展和市場結構,急劇降低民眾的生活質量。% t/ Y# D: X% W4 y1 q% t# y6 i0 e. i
) y- I7 i& P- u ] \
中國已連續(xù)七年成為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目前是越南煤炭、大米、電腦、天然橡膠、電子產品及零配件等商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雙方貿易不平衡的狀況也正得到明顯改善。2012年上半年,中國從越南的進口同比增長58.6%,遠高于中國對越出口10.6%的增速。* C( N2 Q H+ i9 e
, K2 b; k9 ?5 K7 A6 ?4 Q0 K 中國產品價廉物美,讓越南消費者得到實惠,增加了實際收入。隨著中國機電產品出口規(guī)模的擴大,越南等東盟國家可從中國得到便宜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比如價格較低的摩托車和汽車等,使當地的商家大受裨益。
0 I1 n' k/ z3 V8 z+ \1 X+ T$ o- D# \6 O5 M! l
從中國輸入的商品對越南降低通貨膨脹率至關重要。由于競爭激烈,即使中國企業(yè)提高了生產效率,員工工資和企業(yè)利潤也難于同步增長,因為其利益被大規(guī)模轉移到國外,使境外消費者和商家受益,越南自不例外。彭博社在1月2日報道,越南總理阮晉勇表示,今年越南的通貨膨脹率依然會居高不下。從中國而不是從西方進口商品,將是越南經濟復興計劃中無法舍棄的選擇。
m5 \$ L. y% o: j* o5 c9 K$ @1 T7 B2 V( d8 c3 K8 M. X
再次,軟平衡政策無法掩蓋越南的金融軟肋。越南金融市場規(guī)模不大,但開放急于求成,利用外資過度,易于受到境外資本的洗劫,其中自然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金融機構。越南證券市場成立于2000年,現有胡志明和河內兩大證券交易所。短短的12年之內,其市場規(guī)模已擴大50倍,2011年市值已占越南GDP的27%,上市公司數量達到近800家。
# z( u* _) h }0 {
; S8 c5 _7 x. N: P 2006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越南就開始放開資本項目的境外直接投資,外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寬到49%,因此外資蜂擁而入,迅速推高了越南的資產價格,形成大面積泡沫。受制于現有國際規(guī)范,越南金融市場幾乎無力阻擋境外資本的蓄意沖擊。 W% G0 L2 y0 n- W( U
' Y) F1 J% h! f$ H4 H* E 由于越南對華軟平衡政策先天不足,北京可以選擇多種反制措施,而且?guī)缀醵剂⒂诓粩≈亍#ㄕ月摵显鐖螅?br />
* {" |+ j- J L* s7 _4 }) L2 ^8 m- b9 ~# J8 i# X/ P) }
?。ㄗ髡呶榭★w為香港智庫天大研究院研究員)
$ ]) t% G$ x) F3 V$ z, ^ @+ M4 M
5 g8 K0 M% X0 S4 e* Y7 N- X+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