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假設殲31作為路基戰(zhàn)斗機做對比,還是可比性的。在看到這個提問前,我也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如今陷入了思考,我想這個問題也不僅只有我思考過。
: ^ |* F4 g4 _! R9 S) B/ U S w
" q. B% T8 n3 O, @殲11B開始服役不久,而殲31預計要2020年以后才能服役,到那時殲11B已經服役10以上了。做為現有重型戰(zhàn)斗機有力補充的殲20與可能的蘇35也將服役,但也只是補充,價格上的限制必然要求有飛機能夠反過來對殲20做出數量上的補充,現在就討論誰能在大的數量上做得更好了。 O% r9 c4 B7 x7 k
3 m, F. O0 y' }4 _讓我們看看美國人為什么需要F35先:錢和配合。F22坑爹的價格要求F35廉價的補充(至少當時的設想是這樣子),而美國的作戰(zhàn)理論要求F22解決雷達,預警機等防御系統(tǒng),由F35配合解決剩余防空系統(tǒng)和壓制奪取制空權,剩余的三代機負責犁地,洗地,扔炸彈。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型四代機就是補充重型四代機的,而所謂的三代改,三代+,++,+++,++++之類的統(tǒng)統(tǒng)被劃分到低級任務去了。然后我們看看把略高殲11B一級的臺風陣風作為主力的歐洲為什么這么做,理由很簡單,還是錢和配合,由于北約的存在,歐洲小弟主要配合美帝作戰(zhàn),并不需要過多的沖鋒在前,而他們購買F35是作為主力戰(zhàn)斗機,他們的臺風陣風將來也是對F35做出數量上的補充。2 }6 K: a3 p I5 j
1 d; O. N* ?& X# b
那我們呢??殲31與殲11B的對比其實就是中型四代機與三代改改改的對比。首先殲31有著殲11B永遠無法做到的極佳隱身性能,而殲11B則有殲31無法企及的載彈航程的優(yōu)勢(即使殲31選擇外掛武器,但這樣隱身性能又被破壞),究竟哪個更加重要恐怕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O- t- K' ~) W' o7 O v
8 A, _5 {/ Q1 V) L# r至于我,個人以為生產殲31更好,理由如下。1:殲20必須要有其他隱身戰(zhàn)斗機配合入侵防御系統(tǒng),而這是殲11B再怎么改就算成為國產T50也無法做到的(更何況中國不會有國產T50出現);2:雖然只是討論路基飛機,但一個國家的作戰(zhàn)體系又怎么可以不顧及艦載機呢??固然殲11B與殲15可以做到后勤通用性,但殲15當初一出現就落后的尷尬難道忘記了,艦載機必須要有殲31負責隱身上的配合,而殲15則負責防空和投炸彈,形成艦載機上的高低搭配,而殲31有更加靈活的任務搭配(內掛武器可以偷襲,外掛武器配合殲15).至于殲20上艦恐怕不是說說這么簡單,一開始沒有考略上艦問題又怎么能說上艦就上艦呢??3:在可預見的未來,殲11B即使改進也不太可能改進隱身性能,而殲31發(fā)動機的研制雖然不順利,但總算有希望可以做出改進,一個希望渺茫,一個很有希望,相信大家也會更傾向于選擇殲31;4:現有中國空軍由殲11系列與蘇27配合殲10負責防空作戰(zhàn)(殲7,殲8估計只能作為國土巡視,預警,截擊,偵查作用),蘇30配合飛豹負責對地對海攻擊,殲15則為艦載機??梢灶A見的是殲20必然取代殲11A和蘇27的地位,至于殲11B則會繼續(xù)存在,殲10B與殲10A還將存在;新的殲16完全取代蘇30配合飛豹及其改進型繼續(xù)對地對海攻擊,艦載機的殲15不可能被誰取代(真的太新了)。那么殲31在時間上可以延長研制時間,做出更多改進,知道條件成熟,正式取代殲11B,殲10A/B的地位,補充殲15的性能。
6 V, x7 l+ A* P
1 \ J3 p% o ~當然這些只是一家之言,殲31連軍隊的標志都沒有,極有可能只是一個梟龍式的項目。如果突破小編設置的殲31與殲11B對比的要求,我覺得在殲20數量更多的情況下,殲10B更有可能配合殲20,奪取制空權則是殲20,殲11B,殲10A/B共同完成,對地攻擊的任務交給殲16和飛豹,殲31不會服役或只是艦載機,而殲11B最終只會退役。7 u* T* a9 ?5 }/ w
( b- t2 A( z+ \7 H" R6 {3 C, C
說的不好請各位輕噴,如果有幸被獨立設置成貼,我希望小編能給文章取個普通一點的題目,就說業(yè)余軍迷的小小預測好了
# {; w, o3 W1 A
4 T+ F% K: V-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