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已經(jīng)不堪重負,可以考慮遷都,最適合的位置是荊州、荊門和宜昌三個城市之間的三角地帶。即當陽和枝江兩縣境內(nèi)區(qū)域。( j ]8 A* ?" S6 P+ g' ]$ f
理由如下:& ^2 [$ @1 \0 j0 g* p L
! V3 m# U* k5 B% @2 L- y4 H4 H5 d
地理上:北靠荊山山脈,西接大巴山脈,南臨長江,東面是江漢平原。該區(qū)是低矮的丘陵和沿江平原,面積足夠大,具有建都的條件。該區(qū)域地區(qū)中國中心地帶,承接中西南北,平原和山區(qū)的交接部。背山臨水,俯視東南。臨江還靠近漳河水庫,不缺水。
! Q- E5 I# n, a& z- z* d' P+ W% M# a經(jīng)濟上:該區(qū)經(jīng)濟在國內(nèi)中等水平,城市化水平不高,適合規(guī)劃新建城市。在這里建都,可以促進中西部發(fā)展。
[* K: ~) Q# C8 m- ]8 ?& J
; g; R+ i a3 A q, Q" I交通上:水運方便,鐵路有滬蓉高鐵和焦柳線經(jīng)過,高速公路也有漢宜高速、滬蓉高速和襄宜高速,飛機場可以新建,短期內(nèi)可利用三峽機場。非常方便地構(gòu)建起交通網(wǎng)絡(luò)。
7 T1 Z$ F4 y) `+ T+ z- Q1 G% R8 O* K) ~安全上:這里離海洋有1000公里以上,距離四周陸地邊界都在1000公里以上,對保證首都免于海上和他國安全威脅有利。
* a. V7 t* I" k; w2 U/ p
! U5 i0 L, H% H/ ^0 B! P* [歷史上:此地屬于古楚國,是楚國最早建都的地方(古丹陽即今天的枝江),有建都的傳統(tǒng)。發(fā)端于此龍興之地的楚國存世800多年,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雖為秦人所滅,但隨后的大漢是楚人建立的,使中國人第一次有“犯我強漢,雖遠必誅”氣勢。
: ?3 a5 Z, ~8 m) U& f/ [文化上:此地乃北方與南方、巴蜀與中原文化、漢族與土家和苗族等民族的交匯地。語言和飲食習(xí)慣南北兼容。是乃建都的上佳之地。無論是“惟楚有才”的古代,還是近代革命,楚地(湖南、湖北)都是人才濟濟,思想開明、進取,文化領(lǐng)先。
( C4 ]" s7 c8 Z/ b4 G, b" l7 }" z; W$ Y7 f5 i6 i& J* H) |# H
語言上:語言上稍有問題,這個區(qū)域的流行語言屬于西南官話。與普通差別有,但并不大。但首都基本上都是移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普及普通話。實際上,北京周圍農(nóng)村的語言與普通話的差距不會比普通話跟當陽話的小。這個問題可以克服。1 w9 j$ X7 k& G7 }. P% g: |
& s/ @7 _2 _, L氣候上:四季分明,夏季較熱,約有60天最高溫度超過30度,冬季有負溫天數(shù)小于30天,這比北京要暖和很多。在這樣氣候下生長的人,更有耐力,更有生命力。
3 z( F* \5 \6 j/ T# E, t空氣上:此區(qū)域?qū)儆诠I(yè)較落后的區(qū)域,沒有鋼鐵和大化工企業(yè),且靠近大山,植被茂密,空氣質(zhì)量好。- r) z: ?9 j c. L( I# Z2 E- q# ]1 j
若能選擇來此地建都,中國必會獲得新生,必像大漢一樣重新獲得全世界的尊重。必將擺脫北京那種幾百年王朝積累下來的奴才文化、專制傳統(tǒng)、八旗遺風(fēng)。從而樹立新的民主、開放、進取的新風(fēng)。
. x8 y- N* K4 c v, N/ Q" B7 e9 _
5 U0 s2 k" z0 g'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