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靳應祿 于 2014-9-1 12:43 編輯 ' S; }8 W7 {" l- K
( k' X/ n! [- Z8 j* Q3 r- p
十四、出類拔萃的精制棉專家周廷信 筆者于2001年在惠安報上發(fā)表過《惠安?沃土》一文,說的是在惠安這塊熱土上,聚集了當時全國XX系統第一流的科技人才,正是他們通過對蘇聯所提供技術的消化、吸收和發(fā)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之材——周廷信就是出類拔萃者之一。 一天,筆者偶爾在公司大門口看見幾輛拉著精制棉的大卡車在排隊進廠,職業(yè)的敏感,不禁詫異,便不由發(fā)問:咱廠是精制棉基地,怎么購進精制棉?原來是外地一個廠家的精制棉,質量不比惠安差,送到惠安的價錢比惠安的出廠價還要低……由是引出了周廷信,因為 退休后的周廷信被聘為該廠的技術顧問。說到此,還有一段插曲呢!有人反映周廷信盜用惠安圖紙。單位派專家去“探訪”,卻發(fā)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我們國家,生產精制棉有近百廠家,惠安是龍頭企業(yè),是精制棉國家標準的制定單位。然而,標準歸標準,各家的設計和工藝不盡相同。不僅不同,而是差別大矣——對于周廷信獨特的設計和簡潔、高效的工藝流程,他們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談創(chuàng)業(yè),周廷信娓娓道來,說已協助資方在全國各地建了9個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東,6個同行,只有他設計的廠子通過了環(huán)保審批。談到事業(yè)有成,周廷信動情地說:自然得感恩惠安。是的,惠安的韓稼祥是國家屈指可數的精制棉專家,據筆者所知,韓稼祥的每一次精制棉改造非得拽上周廷信不可。能受韓稼祥青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周廷信的真才實學,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周廷信學習、提高的好機會。而有幸兩次獨立設計造紙生產線,既體現了分廠領導的慧眼又使得周廷信的設計理念經歷了實踐的檢驗。其土建、機械、化工工藝皆精,難怪他幾個小時就能拿出一條精制棉生產線的設計圖紙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質量相同的前提下,按周廷信設計僅花X百萬元建造的精制棉生產線可達到惠安公司花X億元建造的精制棉生產線的產量——這就是有著真才實學的精制棉專家周廷信,太牛氣了。 2 y5 m2 i, B. f2 F8 R+ t0 m- H
9 s9 \3 e; V$ S
$ O9 {* @. V( t9 V5 Z" ]6 P
& \1 A1 d$ z+ |
+ q$ n' C# K% U0 ]/ `5 n
9 [& o# y% h* O5 K8 m" ]
: {0 a8 A( d; z+ T3 ^1 T2 g0 u
# A! q- x; g. s9 @# @+ `
8 ?" \. j: p }7 m$ H$ v4 }5 I,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