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機動車每天進入倫敦城都要交納8英鎊的“擁堵稅”,雖然12條線路,275個車站,總長度約408公里的地下交通網讓倫敦擁有世界上最便利的地鐵交通,但總的來說,和其它大城市一樣,倫敦的交通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爛”。 雖說堵車是一個全球的通病,但起碼別的城市不用在接下來的兩年里就面臨奧運會的考驗。既然倫敦市政府拿不出單雙號限行這樣的鐵腕政策來,那么就不得不從別的方面提前想轍,比如上周末就推出一項大規(guī)模自行車出租計劃,通過全倫敦多個地區(qū)設立的315個站點向市民出租多達5000輛自行車來緩解中心城區(qū)交通壓力,鼓勵人們多騎自行車實現“綠色出行”。2 M* e5 ?1 V0 F4 \6 p
這場“自行車革命”旨在減輕倫敦上下班往返交通過度擁擠的狀況,而作為榜樣,倫敦市長約翰遜據說幾年如一日地騎自行車上下班。而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半年前還當反對黨領袖的時候,每天也是騎車從諾丁山的寓所前往威斯敏斯特的辦公場所。2 e. x$ {9 B j0 V& ~' ^) J
由于無污染、零排放這一點,騎自行車出行在英國被貼上了流行的綠色標簽,深受政客們的鐘愛。因此騎行這種本來有點過時的交通方式“老樹開新花”,儼然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1839年英國人麥克米倫造出了第一輛蹬踏式腳蹬驅動自行車,估計也沒預料到近兩個世紀后,自己的這項發(fā)明又能被老鄉(xiāng)們如此鐘愛。據估計,當前在倫敦每天約有50萬人次的出行是使用自行車完成的。
& M" b! e$ v6 r 在年底前,倫敦還要再增加1000輛自行車來繼續(xù)擴大騎行系統。據酷愛騎自行車的倫敦市長稱,該系統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確保在2012年當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倫敦觀看奧運比賽時,他們能夠騎車前往各大比賽場館。
: O* ~0 [ K* F 當然,按計劃騎行倫敦計劃也不單單就是為奧運會“救場”準備的,倫敦自行車出行的潛力還有更大的挖掘空間,目標是到2026年自行車出行要比2001年增加400%,屆時占所有出行量中的5%,到時很可能見到倫敦街頭自行車車流滾滾的景象。- U5 O6 l. u2 a& i
不過,在倫敦街頭騎自行車卻不是很安全的事。由于很多路上并沒有自行車道,騎車人要么往人行道上湊,要么與機動車在狹窄的車道上共舞。因此單單提供自行車并不能改變騎車人作為“道路上的弱勢群體”,在行人和汽車的“夾縫”中求生存這一窘境。并且,在倫敦自行車是正宗體育用品,價格不菲。比如在倫敦的自行車租賃系統中,如果不還車,便要扣去300英鎊。8 ]8 ~. A4 \, W
就在“自行車大國”中國的民眾都以手握方向盤為榮時,開了百多年汽車的英國人卻又將目光重新投到了車把上,看來這個世界確實變化得快。' D6 q2 W0 E. {: s6 v
|
|